周口市人大检查侨务工作“一法一办法”贯彻实施情况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7-17 浏览次数:

近日,周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新华一行对侨务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简称“一法一办法”)的基本情况进行检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刘淑红陪同调研。

检查组先后到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周口市益常青科技有限公司、高庄社区侨胞之家、华侨医院周口市东新区人民医院和淮阳区进行实地视察。周口市益常青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了该企业主要从事功能糖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化企业,年处理玉米芯达1万余吨,上交利税4000万。程新华主任仔细询问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和复工复产后存在的困难,督促侨务部门要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希望企业坚定信心,增强创新能力,拓宽营销渠道和产品种类,在企业创优发展的同时也要发挥新侨创新创业基地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来周发展兴业。随后赴高庄社区侨胞之家,这是全市首个省级侨胞之家。检查组一行参观了“侨胞之家”的活动室、廊道文化和侨情展室,程新华副主任指出,侨胞之家是侨务工作开展的基层网络,希望高庄社区要准确掌握辖区内的涉侨人数和基本信息,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涉侨活动,把国内基础做实,国外联谊做精,打通服务海外与国内的最后一公里。在周口东新区人民医院(华侨诊疗基地),医院始终一直秉持为侨服务的宗旨,多次参加侨务部门组织的基层义诊活动,为贫困归侨侨眷减免医疗费近百万元;疫情防控期间,捐赠抗疫物资近百万元,坚持一线执勤,设立发热门诊、专家治疗组等为周口的抗疫取得战略性胜利贡献医疗界力量。程新华主任对华侨医院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并表示:感谢华侨医院为周口市医疗事业作出的贡献,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市民、涉侨人员提供的优质医疗服务。他对华侨医院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相信华侨医院一定会成为我市为民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在查看淮阳区平粮台、玄歌台等文化交流基地相关文化项目园区时,程新华主任对淮阳区创建基地取得的成效表示认可,他指出淮阳区文化底蕴丰富,要深度挖掘和整理淮阳文化,加强统筹规划和建设,重点突出侨与姓氏、国学、伏羲等传统文化联系,加强基础设施和内涵要素的充斥,力争打造凸显淮阳特色的精品文化,擦亮淮阳国际文化品牌,打响海内外知名度。今年淮阳撤县设区更为发展带来重大契机,要紧紧围绕文化,做“好”文章,要以文为桥,搭建起周口与海外、淮阳与海外的文化桥梁,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力度,助推淮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检查组通过实地查看,程新华对全市侨务工作贯彻落实“一法一办法”和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法一办法”是侨务工作的基本遵循。海外统战工作是机构改革后侨务部门的主要职责,要在政治引领、涵养资源,培育周口籍重点海外侨胞上下功夫,借助今年是侨法颁布30周年的契机,在全市开展“一法一办法”系列宣传,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单位对侨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服务宗旨,落实惠侨政策,把“一法一办法”始终贯穿于侨务工作中,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发挥优势,引资引智,为乘势而上绘就周口特色画卷贡献侨界力量。

来源:周口市委统战部